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,要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,切实改进作风,克服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顽疾,持续为基层减负。
在国家治理体系中,基层犹如大厦之基石,肩负着政策落地、服务民众、维护稳定等重大使命。虽然一段时期以来,基层减负赋能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,但不少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问题仍在困扰基层,束缚了基层工作效能与创新活力。如上级部门重复填报表格、多头报送材料、“文山会海”等现象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的精力;不必要的考核、不合理的考核指标,不仅增加了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,还容易形成“为了考核而考核”的不良导向,严重偏离工作的实际目标和初衷。
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体制机制的不完善、工作方式的不合理。因此,以改革之“智”赋能基层之“治”,已然成为当下的紧迫任务与关键举措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就是要旗帜鲜明地树立用改革创新的思维为基层减负的工作导向,通过运用深化改革这个法宝从体制机制上对症下药,在突出问题上动真碰硬,使基层减负工作实现药到病除。
首先,要强化源头治理,梳理优化基层工作流程,坚决剔除不必要的环节和重复劳动。坚持以上率下、一体推进,杜绝以文件落实文件、以会议落实会议等形式主义做法,树立精文简会导向。建立统一数据共享平台,实现信息一次性录入、多部门共享,让基层摆脱反复填报表格困扰,使其能够将沙巴体育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工作中。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,推行“一站式”服务和网上审批等,减少审批环节与时间,既能减轻基层干部的行政审批负担,也能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。
其次,要严控考核总量,科学设置考核项目指标,不使考核陷入“繁琐哲学”。以考准考精考实为出发点,切实优化精简考核体系、指标和方式,减少对量化指标的过度依赖,注重实际成效和群众满意度。实行差异化考核、制定个性化指标,避免“一刀切”。坚决杜绝过度留痕、打卡排名等“指尖”上的形式主义突出问题,不让“指尖”之便演变为“指尖”之缚。
减负与赋能是基层治理的一体两面。既要通过减负释放基层干部干事活力,也要通过赋能提升基层干部工作效能,促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。
把基层“强身”和机关“瘦身”有机结合起来。建立健全基层履职清单、精准明晰基层职责权限,切实改变“能力有限、责任无限”的错位问题。加大对基层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的投入,把从基层借调干部变为向基层输送干部、引导优秀人才向基层流动,推动财政支出向基层倾斜,为基层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保障。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关爱,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让基层干部心无旁骛抓落实、游刃有余解难题。
把权力下放和科技赋能深度融合起来。推动上级部门转变工作思路,由“管理基层”变为“服务基层”,扩大基层的自主权和决策权,进一步激发基层治理活力。下放年度考核、年终考核绩效核定权等权力,让基层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,确保基层“喊得动人、推得动事”。充分利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,推动基层政务服务数字化、智能化,用“算力”解放“人力”,提高工作效率和精准度。
为基层减负,减的是量;为基层赋能,加的是劲。必须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为基层减负赋能,切实将 “改革效能” 转化为 “基层动能”,让基层干部将沙巴体育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落实民生实事上、解决急难愁盼上,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更加充实、更有保障、更可持续。(衡山县纪委监委 厉欣林)